返老还童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返老还童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返老还童观后感1
这部影片寓意是很深的,看似荒诞的剧情细细体会却是很现实,快节奏的生活,很多时候使我们想的过多,过的太累,而不去体会自己周围那些美好的事物和自己的内心,只有等到自己人生的暮年才会有所感悟,但是我们的人生也即将结束了,影片试图通过从老变小的人生逆旅给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结果并不重要,什么时候开始也都可以,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片中的蜂鸟应该是在像人们说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哲理——人的一生会suffer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疾苦,幸福,life birth,life pass away。梦想,梦想破灭,年轻,变老,热恋,失恋,富裕,贫穷,这是我们在经历的人生,并且我们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我们只有鼓起勇气前进为了生活。
最后我想说,人生苦短,希望大家不管大家正在经历什么样的生活,我希望我们虽然两手空空的来到这个世界,离去时可以留下一个故事。
返老还童观后感2
曾经在科幻世界上看过一篇日本SF小说《时尼的肖像》,第一次知道了逆时人这种奇特的概念。时间轴与正常世界相反的人群,从白发苍苍的老者成长为呀呀学语的幼儿,最终以婴儿的形态回归虚无。
返老还童这部电影建立在与其相似的世界观上,但是,画面终究比文字更加形象具体,快三个小时的影片中展示的逆时人——本杰明的一生,足以让人震撼不已。
反转的时针,逆向的人生。本杰明的遭遇和那台神秘的逆转时钟密合在一起,而那位钟表工匠想要传达的,时钟倒流,回归零点,修正错误,仿佛RESET键一般。
本杰明虽然拥有一张独特的逆向时间表,但仔细想来,他过的生活并未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他并没有因为出生就是老人,而生来具有老人丰富的人生阅历,他就像一般的婴儿一般,学习各种知识,体验一个又一个第一次。
某种程度上说,出生和死亡,幼儿和老人,这些反义词之间其实都有着微妙的联系。本杰明的一生是在爱人的臂弯中终结的,看着天使般的婴儿安稳的沉睡在妇人怀中,让我不禁对死亡有了另一种理解。死亡,其实就是另一个开始。
返老还童观后感3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公元1918年的一天,美国,一个盲人钟表师制作了一个逆时针行进的时钟,他要让时光倒流,唤回在战场上牺牲的儿子以及许多人的儿子。寄托着这样一种美好愿望,这口大钟从1918年悬挂一直到20xx年才被正常的时钟替换下来。
时光真的会倒流吗?生命会逆向而行吗?这在科学的定义上似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我们有电影,它能将所有不可思议的梦想变成真实的存在过。获得81届奥斯卡奖的影片《返老还童》所展开的故事就使这一切在公元1918年到20xx年间真的发生了。
影片采用倒叙的方式,以女主角黛西即将离世的晚年形象为讲述角度,以已经离世的男主角本杰明的日记做画外音,告诉他们的女儿身世的同时,追述了这个离奇的故事。叙事结构上,类似《铁坦尼克号》。
影片中,主人公本杰明在那口时钟开始逆转的一刻降生,这注定他的人生与众不同。他出生时是一个老人胎儿,满脸皱纹,各项体征都显示他的生命将耗尽。母亲因生产他而去世,又被父亲遗弃,幸亏善良的老人福利院的黑人母亲奎尼将他收养,在一群和他外貌相似的老人群中长大。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惊奇地发现,衰老并不是他的终点,而是他生命的起始。当身边的人一个个老去、离去,他却越来越年轻。他的生命就像那口大钟,朝着与常规相反的方向走去。同样,也经历了人生中的'种种第一次,有过各种生活和情感的体验。
当他年龄是童年的时候,外表却是轮椅上的耄耋老人;年龄是少年的时候,外表是白发老者;年龄是青年的时候,他还一脸沧桑;年龄到老年的时候,他像个儿童痴呆患者。终于在他85岁的时候,还原成正常新生儿的样子在情人的怀抱中安详离去。
整个故事中,演员最传神的表演在他的眼神,却找不到被表演雕琢的痕迹。成长在老人福利院的环境熏染,返老还童的经历,使本杰明自始至终,举止沉稳,目光淡定,仿佛活在那个世界之外,只是用一双眼睛在这个世界上观察和学习。如果不是有一些细节动作提示观众他的心理年龄曾是儿童、少年,比如坐在轮椅上垂老的样子却不停转动车轮的好动,关注的目光投向路灯下玩耍的小孩,眼中闪烁的对外面世界的好奇等,我们也会确信他已经历尽沧桑。来到世上不久的事实,只是上帝和大家开的一个玩笑。
关于爱情
如果说是上帝的失误给了他非同一般的人生,让他像一个孤独的行者;那么上帝为了弥补这个失误又给他派来了天使守护,使他的人生没有慌乱,同样圆满。像黑人母亲奎尼,始终视他为宝贝;还有黛西,陪伴他一生的情人。
这是一份两小无猜的感情。第一次见面,他就被触动:“我永远忘不了那湛蓝的眼眸。”那时候黛西5岁,逆着计算或外表上看,他应该是80岁,但黛西相信他说的:“我不像外表看起来这么老。”本其实才11岁。
并不是朝夕相处,他们仍旧按各自的方向生长,分明是相反的路程,其实是奔着对方而去,那时他们不知道,会有一个共同的中点,他们的生命将重叠在一起,而这些,要走过一段很漫长的路。但在各自走着的路途上,爱始终是天边若隐若现的星星,远隔千里,照着彼此的心同行――本杰明在任何地方都不忘寄给黛西的明信片,黛西读着本杰明讲述自己坠入爱河的信时,那瞬间的失落表情……
他们从两个方向渐渐长大,黛西成了一名风姿绰约的舞者,本杰明离开家参与二战,在残酷悲壮的战争中体验生死,但这一切都没能阻止命中注定的爱情。只不过她示爱的时候,他怕轻折了一枝花;他追寻的时候,她怕面对日益年轻的面孔;追追逐逐间,时光依然流走,爱情有了合适的人,却还在寻找着合适的时间。
终于有一天,他们等来了相仿的年龄,在时间的海上相逢,而那时,已是中年。她向他走过去,他拥她入怀,那么自然而然地,只是轻唤一声对方的名字,仿佛等待了好多年,又仿佛是一直朝夕相伴。
感动于两人驾一叶帆船相依漂游,画面唯美地让人眼眶潮潮的;还有坐在海边的靠椅上赏那“渡头余落日”,都是静静的,只有轻柔的乐曲中两个人的感情在流动…
但时光不论向哪个方向仍旧是不舍前行。他们一个继续向衰老走去,一个将回归童年,片中的两人都知道这是无法掌控的趋向,极尽恩爱每一天。
黛西问:“当我满脸皱纹的时候,你还爱我吗?”
本杰明说:“当我满脸粉刺的时候,你还爱我吗?”
这本是热恋中的情话,画面、音乐和语言都把我们带到他们的感情中去感动着。而在随后,当黛西是一个老妇人的时候,本杰明摩挲着她的皱纹,告诉她,自己无时无刻不在爱着她。本杰明是一个失去记忆思维不清的孩子时,黛西望着他的眼神依旧含情。虽然那样的时候,都是让人看着心碎的凄美感受。
时间残酷地让什么东西都不会持续到永远,最终本杰明以一张新生婴儿的纯洁面孔安详地在已是垂垂老人黛西的怀抱中离去。当他一尘不染的眼眸直望着黛西的时候,黛西还是确信:“他一定知道我是谁!”
那一刻,满面皱纹的黛西忍不住的眉眼伤悲。
本杰明说:“没有什么东西能持续到永远的,我们也是。”他说的是有形的肉体。
黛西说:“有些东西会持续到永远。”她说的是永恒的情爱。
影片看到最后,病榻垂危的黛西老人在我的眼里已经生动丰满,她慢慢合上了双眼,却并不让人感到悲伤。因为相信她是追随着爱而去,在天堂的那头,本早已在等着她。
影片让人沉思,物质的爱情毕竟还是抵挡不了容貌肉体的巨大差异,所以他们只有短暂相守的美好时光;精神的爱情却是可以穿越生老病死,相爱的两个人其实始终在一起。
关于衰老死亡
影片的配角大都是老人,他们坦然地安度晚年的时光,安详地朝终点走去,没有大恸大悲,死亡也如新生一样是很平常很温情的事情。影片的最后,画面和画外音这样描述:有些人就在河边出生长大,有些人被电击中过,有些人对音乐有着非凡的天赋,有些人是艺术家,有些人游泳,有些人懂得纽扣,有些人知道莎士比亚,有些人是母亲,而有些人能跳舞……这些都是影片中的各种人和他们的人生,但在那个贯穿影片始终的大大的时钟面前,都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生。
就像影片中那位船长临终前所说:“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你可以诅咒命运,但是等到了最后一刻,你还是得平静地放手而去。”
这是除开感动于影片唯美的爱情之外,会引起我们对于生命存在的过程和意义的思索的东西。
画面造型
影片中人物的造型技巧高超,本杰明从一个老眼昏花的佝偻老人,逐渐伸直了身躯,长高长壮,成为英俊的年轻人。黛西从一个身材曼妙面容可人的舞蹈演员逐渐老去,直到躺在病床上面容松弛。人物外貌造型都十分传神,这也为表现人物的感情变化做了极好的陪衬。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人物互相背弛又相伴同行的一生的时光被浓缩。在充满怀旧色彩的,低沉的油画般的画面背景下,整部电影像一首叙事诗。让人仿佛看到时钟的指针向两个方向飞快摆动,生命倏忽而逝……
返老还童观后感4
《返老还童》是一部20xx年上映的美国电影,由大卫?芬奇导演,布拉德?皮特和凯特?布兰切特主演。英文片名是《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多个华语版本,“返老还童”算翻译得最贴切其意义的。
忘记第一次看是什么时候,仿佛是为了搜大帅哥布拉德皮特的片子,而随意搜到,看网上评论挺高,于是下载来看。一开篇,颇似《泰坦尼克》,即将离世的年迈的女主角让女儿翻阅朗读,她珍藏了一生的、男主角留给她的日记本。从而揭开了几十年前一段本杰明的奇异人生,以及本杰明与黛西之间的爱情故事。第一次看有点失望的是,帅帅的布拉德皮特以本来英俊面貌出演只占一小部分,很多时候他都是被化妆师弄得皱纹满面,反而是女主角凯特布兰切特给我留下了更多的印象,她白玉一般润泽的面庞,与高挑的身材,散发出一种高贵的气质,不笑的时候神秘冷漠,笑起来优雅温暖,片中有她在月色下一个亭子里的芭蕾舞的场面,她说:“舞蹈是线条的艺术”,看她曼妙的线条,以为她真的是一位芭蕾舞者。
第二次看,是为了陪伴在外地出差的冬冬,他说他在电视里点播《返老还童》。虽然相距千里之遥,但是同时看一部旧旧的爱情片,是一件想来就温暖的事。于是又再搜来看。一个人,窝在被窝里,带上耳机,看到流泪。当时想写点什么,却不知动情究竟在何处。
后来又看了第三次,于是看到了什么是我们应该追寻,什么是我们应该放弃的,如果生命像本杰明那样无奈,像时钟那样无情,你便会抛却一切凡俗名利的羁绊,跟随心灵的渴望,直奔本质。也看到了,我们从心灵深处渴望,却已不知丢弃在何处的爱情。古往今来,无论国籍人种,爱,是人唯一永恒的需要。而真正让我们心动的爱也竟也是相通相似的,与钱财、学识、年龄甚至生死无关。在这纷繁复杂、诱惑弥漫的世界里,我们能不能褪掉所有无关的、肮脏的牵绊,一直牵着爱人的手,一直紧紧地依偎在爱人身边,不浪费一分一秒。
1918年,一战进入尾声。欧洲战胜的那天,新奥尔良一个姓巴顿的家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巴顿一出生,便与众不同,注定了奇异的一生,他的母亲难产而死,接生的医生吓得面如死灰,甚至答应母亲给他一个容身之所的父亲――巴顿先生,都吓得抱着他冲出家门,只想扔掉他,最后巴顿将这个孩子丢弃到了老人院的门口。老人院的黑人大婶Queenie发现了小巴顿,她同样吓得不轻――眼前这个幼小的婴孩居然满头白发、一脸皱纹、皮肤和骨骼都已经老化,完全就是一个将死的老头,连医生都说:“有的生命不该存活”劝她依从上帝的旨意,丢弃这个孩子。然而,Queenie说:“这是上天的旨意”她收留了小巴顿,并叫他――本杰明。
车站的大钟仍然倒走,人们都一如既往的生活,只有本杰明,一出生就如八十岁老头的他,身体不断的返老还童,开始长出毛发,开始长高长壮,而心智却如正常孩子一般从零开始,逐渐长大、成熟直至衰老。对于本杰明来说,从老人院开始一生,是一种巧合,却又是一种必然,甚至是唯一的归宿,也是他以后所展现出来的品性的根源,暗含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生命最终也会回到最初。
本杰明说:“你每天和一群摒除了生活中一切矛盾的人在一起,只关心洗澡水的温度烫不烫……”“无论何时,晚饭总在五点半开始”。这样环境居然让我忽生向往,就像经历了一生的本杰明以一个孩童的身体再次回到老人院一般,也让我忽然想到,我们一直以为一个新生命开始,应该给他丰富多彩的一切,而其实我们更应该的是给予时间与空间,让他自由地宁静地生长。
本杰明逐渐离开老人院,跟随船长经历了二战,认识了许多人,也有过短暂的恋情,最后老巴顿临死之前认回了儿子,本杰明被赋予了巴顿的姓氏,他继承了父亲的家业,却没有停止遵循内在自我的指引,一直过着自己的生活,骑着摩托车行在明明暗暗的林间公路、驾船出海,躺在海面看云卷云舒。他静静地看着身体焕发青春,等待着。
十二岁的本杰明遇到了六岁的黛西,他们的爱开始萌芽,当他们十几年后第一次重逢,黛西是一名年轻的、鲜亮的姑娘,正值芭蕾舞事业的高峰,拥有无数的追慕者,她放走了来告诉她父亲去世消息的本杰明。而再次重逢,是黛西遭遇车祸不能再舞蹈的时候,本杰明是那样爱她,守候她,要她回去新奥尔良,而年轻地黛西却赶走了本杰明。看到这里,心里是多么的疼。年轻的黛西,不就是b612上的玫瑰吗,不就是每一个年轻的我们吗,我们因青春而傲慢,我们以为那个人不重要,我们以为生命里还有许多时间,因而我们任性。如果时光可以倒回,我们愿紧紧地拉住他的手,不再分开。
本杰明继续在小镇上寂静地生活,终于有一天黛西回来了,再没有任何的羁绊,也不需要任何矫情的铺垫,他们已经分开了几十年,所以他们只享受两人美好的世界,这才是爱。每一分秒,美如梦幻。
车站的时钟继续倒行,越来越老去的黛西和越来越年轻的本杰明,就像两辆相向而行地列车,在人生的中间相逢,又必然走向两个完全相反的终点,而此时影片没有一味的描述爱情的悲情,转而描述本杰明周游世界各地,并不断地寄回明信片。一个外貌越来越年轻的本杰明,心里却凝结一生悲喜沧桑,他把自己一生的所得写在给女儿的明信片上,这一辈子他最爱的黛西和女儿。
而本杰明最终和黛西在老人院相逢,最后的那一刻,黛西抱着婴儿般衰老的本杰明,“他看着我,我知道他认出了我。”
一生就是这样短暂……
爱情与本杰明奇异的一生一直在我心里纠结,直到有一天你问我:“人这一辈子有啥意义?图什么?”我忽然无端地就想到了本杰明,想到了海上钢琴师。人,这短暂的一生,只为追随内心的自我。放弃那些束缚你的名利、那些虚妄的荣耀和那些迷雾的羁绊吧。愿你比你显露的更幸福快乐。也写给32年前即将出世的我。
影片最精髓的人生感悟,来自于本杰明游历世界写在寄给女儿的明信片上的一段话,你可以用他来做我们自己和子女的人生向导:
不管何时何地做你想做的事永远都不嫌晚,你可以改变也可以不变,没有什么硬性规定,我们可能做得很好,也可能很糟,我希望你能充分利用时间,希望你能看到令你吃惊的东西,希望你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感觉,希望你遇到具有不同观点的人,希望你过上让你自豪的生活,如果你发现生活不如意,我希望你有勇气从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