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时间:2024-03-23 19:05:25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5篇)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5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

我读了《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后,心有慷慨,思绪万千。

这本书谢了三种动物:象、猪、熊。主要介绍了“象”。作者以亲身经历的事迹来叙述大自然,把动物与人之间的真情描写的淋漓尽致。第一章重点写“象”。从那优美、通顺的词句中看出了象是一种庞大、声望极高的动物,连狮子都要避让三分,尽管如此,却不少于“情”。第二章重点写“猪”。作者养了一头猪,野性十足,长大以后,带着群猪,把寨子搞得一团糟,之后逃之夭夭,在山里定了居。乡亲们把作者关起来,那头猪毕竟是作者养大的,藕断丝连,想把作者救出来,作者不想。结果第二天,那七十多头跟在野猪后面的家猪全回来了。第三章重点写“熊”。熊妈妈为了自己的孩子,不惜与公雪豹抗争,肠子也流了出来!最终把熊宝宝托付给了作者,并与雪豹同归于尽。

这种种真实的事情实在感人,常常催人泪下,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动物间有着明显的亲情、友情。

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小角落里,看到了一直骨瘦如柴的小狗狗,它可怜巴巴的望着我,我的心不禁有些酸楚,好想好想把它带回家去。可是,我怕爸爸不同意我养狗,于是,我摸了摸它,之后就走了。谁知它不紧不慢的跟了上来,用它那会说话的眼神望着我,好像祈求我说:“求求你了,收养我吧。”我想:管他三七二十一,带回家算了,他那么可怜。于是,我兴高采烈的把他带回了家。到家后,狗狗显得异常兴奋,左窜窜,右窜窜,仿佛在认识这个新家。我细心地为它准备了一个精致的小窝,让它舒舒服服的住在里面。说是小窝,也就是个旧鞋盒罢了,最下层垫了一叠厚厚的纸,上面铺满了碎布,很温暖。之后,我给他取了个可爱的名字:“布丁”!和他在一起的日子,很开心。从那时起,孤独已经烟消云散,再也不见了踪影;从那时起,生活中多了个好朋友,就是我亲爱的“小布丁”;从那时起,每当我伤心而流下眼泪的时候,总有他在旁边观望着我。可是,好景不长,一个多月后,爸爸要我把它送走,我不同意,因此而大哭了一场。最终,还是不得不把布丁送给别人。我冥思苦想,一定要把布丁送个好人家,我终于找到了和合适的人选,我要和我那可爱的布丁说Good bye了。“布丁,再见了,你得新主人会对你好的,别忘记想我哦!你在那儿要乖乖的,不许调皮!”我说完后,仍然依依不舍,此时,布丁的表情呆滞,不知在想什么。我狠下心来,往家奔去……路上,我自言自语到:“布丁,永远记着你,你给我的一切快乐,我都会记得!姐姐永远爱你!”

我希望,从此以后人与动物之间能够和谐,永远存在着友谊,永不磨灭!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2

古人常说:书,是人的一生中最不可缺少的东西。书,它也许是层次分明的水立方,里面叠置着瑰宝。书,也许是挺拔坚韧的棵棵白桦,洒下片片阴影,留下淡淡醇香;书,也许又是金灿灿又颗颗饱满的麦穗,只要撒过辛勤的汗水,必定会有收获。

读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也许是你的良师益友,终身伴侣,一本书能反映出社会中的尖锐矛盾、利与弊和善于恶。《最后一头战象》,是我这个寒假读的一本书,它填补了我生命的漏缺,让我对现代生活有了一种更新的认识,让我对人类有了另一层理解。

《最后一头战象》是著名的动物大王沈石溪所作。它以优美生动的语言运用了动物的口吻,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和动物,让这些文字有了生命。这本书有哭、有笑、有欢乐和愤怒,他把书中的人物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在书中翩翩起舞,浮想联翩。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头战象》这篇文章。它讲述了唯一的一头幸存的战象嘎羧再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重披战甲,在打洛江畔凭吊战场,缅怀往事,最后在“百象冢”和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伴躺在了一起,庄严归去。这篇文章为我们虚构了一副波澜壮阔的画卷。最扣人心弦的是嘎羧死后,眼睛还睁得老大,我觉得它在想:我们期待的是和平,我不想再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不想再看见同伴们在硝烟中躺下,历史永不能忘。一想到这些,我的热泪就不由得涌上眼眶,是啊,我们呼吁和平!象冢则描述了象与象之间扑朔迷离的感情和每头象必须经历的战争与角斗,证明了自然万物也要经历生老病死。野猪王讲述了再一次机缘巧合中,发生在人与野猪之间奇妙而又悲观的故事,表达了野猪的知情懂意。与狗熊比举重描绘了作者与狗熊之间比举重的有趣画面,告诉我们狗熊也会争强好胜。作者从这些故事中像一支利剑刺破了人类的文化外壳和种种虚伪的外表,反映出大部分人类真挚的爱心与善心。

《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使我读得津津有味、孜孜不倦,更让我爱不释手。读完这本书,动物与动物之间撼天动地的情感更深深地击中人的心底最柔软的底部,大自然原生态的生命展示了原生态的美,至此而揭露了人丑陋的外表,从而引人深思。它使我对动物小说有了更深的见解,如同一株枯萎的小草,受到雨露的滋润,重新绽放了生命的活力。它是一副熠熠生辉的画卷,上面画满玫瑰色的景象,是白浪滚滚的大海,因为有海鸥的点缀,才有了这般时而恬静,时而放荡不羁。

一本好书,是你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它会帮你打开心中的那扇心门,改变一生的命运,引领你走向辉煌,走向人生的思想巅峰!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3

大象是一种聪明的动物,它体型庞大,性情时而温顺,时而暴躁,高兴时也可与人成为朋友。能帮助人们搬运东西,且记忆力极强,很有灵性。但它毕竟是兽类,没有像人一样的感情。而《最后一头战象》这一本书却写出了大象比人类还纯洁的感情。

解放前,日军进攻到西双版纳边陲重镇打洛,在打洛江畔,抗日将士骑着战象浴血奋战,对抗着日军。八十余头战象全部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战士们挖了一个巨坑,将牺牲的战象埋葬起来,还立了一块碑:百象冢。而就在大家搬运大象的尸体时,发现有一头大象还在喘息。人们赶忙将它抬到村子里进行救治。这头战象叫“嗄羧”。当它恢复过来时,受到了全村人的尊敬。26年过去了。有一天,他突然到阁楼下索要他的象鞍,并告别这个村庄,去了那个神秘的象冢。饲养大象的老头波农丁和作者决定跟踪大象,他们想找到这头战象所属的象冢里的象牙,发一笔横财。可谁知,这头战象竟来到了26年前它曾经战斗过的战场来凭吊战友。随后,它又去了埋葬战友的“百象冢”等待死亡的来临,而不是在自己家族那神秘的象冢。作者和波农丁被深深地打动,并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可耻,从而决定不再捡象牙了。

这本书看着看着,我的眼泪就落了下来。大象的情感竟能比得的上人类的情感。文章中有一处最让我感动。那就是战象临行前,带走了它的象鞍,且没有直接去神秘的象冢,而是去了曾经的战场,凭吊它曾经的战友,怀念它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一声声悲愤的吼声,表达了它对战友的思念 ……此处隐藏8160个字……苦的表情。我猛然记起,妈妈和我一样,也非常容易晕车呀!可是,即使在这么痛苦的情况下,她依然把照顾我放在第一位。妈妈的手一直轻柔的揉着我的胃部,一直揉着……

人是高级动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很多单纯的情感变得复杂了。甚至有的变得不那么美好,但唯有母爱从未改变。从古至今,从动物到人,只要是妈妈,就可以为儿女忍受痛苦,甚至放弃生命。这就是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母爱,世间最伟大的爱!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3

“有情有义”这四个字通常是用来形容人的,可是,在读了《最后一头战象》后,我觉得用这四个字来形容动物也不为过,因为,我深深的感受到:动物也很有情义!

《最后一头战象》讲的是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凛的象兵,所谓的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挡。在1943年,象兵打赢了鬼子们,可是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所以,人们就在打洛江边挖了一个坑,要把战象们埋葬。在搬象的时候,大家发现还有一头公象在喘一息,就把他带回寨子养了,并取名叫嘎羧。

二十多年过去了,嘎羧50多岁了,有一天,他十分亢一奋,见到养他的波农丁就吼叫,并用鼻尖指着阁楼。“我”漫不经心地把一件类似马鞍的东西踢了下去,结果嘎羧见了,安静了下来,原来,嘎羧要走上死亡之路了。最后全寨的人都来为嘎羧送行,嘎羧绕寨子走了3圈就开始上路了。“我”和波农丁跟着嘎羧,没想到嘎羧来到了打洛江,嘎羧以前就是在这儿被救的,嘎羧还记得!最后,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嘎羧把自己安葬在安葬战友的百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看到这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嘎羧非常有情义,当它上路时会绕着寨子走3圈,表明它没有一日忘记过自己的战友。《丛林故事》里的狼们会在有东西吃的时候,留下一些给父母吃;《猎人与狼》里的狼会和不小心踩下洞穴的猎人一起爬上去,还会回头看猎人爬出洞穴后才离开;《母狼的智慧》里,母狼会从多个方面想问题,让自己的孩子多多去磨练自己,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头优秀的狼,更好地出去打猎……

所有的动物都有情义,就好比我邻居的两条狗,公狗用餐时,会留一大半给正在喂奶的母狗吃;我叔公家的大肥猫吃东西时,也总会留好东西给他的“儿女”和“妻子”吃;我堂姐家的小鸡也不例外,它常常会留点米饭给鸡妈妈和鸡爸爸吃……

我觉得大家都应该去读读《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嘎羧的一举一动一定会把你深深地吸引和感动,读完这本书,你一定会恍然大悟:原来动物也是非常有情义的!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4

我十分喜欢动物,也很喜欢沈石溪写的动物小说,暑假中,我读了他写的《最后一头战象》。我原本以为象只是一个体积庞大、四肢发达的动物,看上去也比较憨厚老实。不过,读完这个故事让我却感受到,大象和人一样,身上不仅拥有着勇猛和忠诚,还非常有灵性、重感情。

嘎羧让我重温了这样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纷纷中弹倒在了血泊里——血水染红了打洛江,八十多头战象只剩下嘎羧幸存了下来。幸存的嘎羧脖子歪的厉害、象嘴永远都合不拢这是日寇的刀留下的痕迹;一条前腿短了一截,走起路来踬踬颠颠是一颗子弹留下的痕迹。我对嘎羧肃然起敬,它虽然是一头战象,但却具有人类的勇猛,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战斗品质。

大自然里的万物都是有灵性的,一花一草一树,也包括这头战象。嘎羧知道自己的大限已至,急切地想从饲养员波农丁那里取回26年前的象鞍,那是一个战士的武器,象征荣誉。沉重的象鞍压得嘎羧东倒西歪,它整整走了一夜来到当年拯救他的那块礁石,缅怀往事,亲吻作别。它面临老死都没有去那遥远的神秘的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一瘸一拐地来到埋葬其他战象的百象冢,和曾经一起并肩作战,一起挥洒汗水,一起挥洒鲜血的同伴陪葬在了一起。作为一头战象,它觉得这是它最好的归宿。

人类可以拯救动物的生命,动物可以拯救人类的杂念。饲养员波农丁跟踪嘎羧,打算到了百象冢可以捡象牙发笔财。嘎羧把它的象牙当成铁锹,给自己挖坑选择庄严地死去。从早上太阳升起到落山,月亮出来它还在不停地挖,由于体力不支挖一阵就要站在边上喘息一阵。这一刻泪水在波农丁的眼里打转,他放弃了发财梦。他仿佛看到了嘎羧用它的象牙刺向日寇的那一刻……嘎羧让日寇闻风丧胆,嘎羧让饲养员波农丁丢掉象牙发笔财的贪婪。

读了这本书,我回味无穷,那一幕幕情节在我脑海里回荡着。

动物也和人一样高贵,一样有骨气有感情,我们应该善待那些大自然中的动物,它们和我们是一家人。希望人们抛去那些腐烂、贪婪的想法,保护我们大自然中的家人吧。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5

在暑假里,我读了很多课外书,最感动我的还是小阿姨送的《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一头大象——嘎羧。它在自己快要死的时候,重新披上象鞍,在它曾经战斗过的江上吻了又吻,在那块在大龟石上亲了又亲。它没有像其它的象一样到象冢那里去死,而是来到埋葬自己战友们的“百象冢”旁挖了一个坑,庄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读过这本书后,你不觉得很感人吗?不管别人的感受如何,我的热泪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转,我被深深打动了,特别是最后一句话:“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这句话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灵感,它都知道忠诚和责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我们虽然不能到它心里看个明白,但我们能体会到,它那种跟同伴永恒的友谊。

大自然真的是既神奇又伟大,让我知道可以从大象身上学习做人的道理。我们应该善待这些大自然送给我们的朋友。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明白大自然的安排,共同保护我们在大自然中的朋友。

暑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动物大王沈石溪的一本力作——《最后一头战象》。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大象的印象就像是在电视上所看到的那样,大象可以作为交通工具驮载游客到处参观游玩,或者在动物园里供游客观赏。我还看过一部关于大象的电影,讲诉的是由于象牙很珍贵,大象成为众多偷猎者争相猎杀的对象,每年都有很多的大象死于残忍的杀害。但读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大象也和人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

书中一共记载了六个关于大象的故事。其中,《最后一头战象》讲诉的是:在一次战争中,八十多只战象战死沙场,唯一的幸存者嘎羧临死前,披上曾经作战的象鞍和村民们告别。他没有走进祖先留下的古老神秘的象冢,而是来到了百象冢——当年埋葬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和他死去的战友“团聚”。而故事《象冢》中,母象巴娅为了种族在儿子隆卡与自己心爱的茨莆之间做出艰难选择。最终巴娅帮助儿子当上了象王,又从象群中偷偷溜出来,和茨莆共同迎接死亡,化解了茨莆心中所有的悲凉和怨恨。

作者通过对动物细微动作的描写和细腻心理的刻画,自然流露出动物间存在的真挚情感。让我在阅读时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战象嘎羧化身为一名红军老战士,而母象巴娅则化生为一位慈祥的母亲和一位深爱自己丈夫的好妻子。从大象身上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令我受益匪浅。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