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1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2、一些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就是分数的意义。
3、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4、把单位“1”平均分为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如:2/3的分数单位是1/3。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2
1、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2、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3、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是相等的,都是它本身。
5、完全数:6的因数有1,2,3,6,这几个因数的关系是:1+2+3=6,像6这样的数叫完全数,也叫完美数。完全数较小的有6,28,496,8128……
6、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7、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自然数中的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8、奇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个偶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相临两个自然数之和为奇数,相邻自然数之积为偶数。
如果乘式中有一个数为偶数,那么乘积一定是偶数。
9、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10.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1、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者5的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的数。
12、2,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的数。
13、2,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的数。
14、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2,3,5,7都是质数。
15、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8,9,10都是合数。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3
一、意义
1、小数乘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3、2+3、2+3、2+3、2+3、2改用乘法算式表示为(3、2×5),这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是(5个3、2是多少)
2、小数乘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二、算理
1、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要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简记为:一算,二看,三数,四点,五去;
2、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乘法的验算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还可以用计算器验算。
4、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用字母表示:a×b=c(a不等于0)
b>1,a>c;
b=1,a=c;
b<1,a。
三、积的近似数
1、求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这一单元主要用四舍五入法。
步骤如下:先按照小数乘小数的方法算出积,再按题目的要求和“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注意: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随便去掉。
如:0.599保留两位小数是()
2、通常情况下,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分”的是百分位。
四、混合运算
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关于乘法分配律的简算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
案例:
0.25×4.78×4
0.65×202
2.4×1、5—2.4
2.4×0.6+2、6×0.6
12.5×32×0.25
五、解决问题
1、实际生活中的估算应用,可以估大或者估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2、分段计费的问题,比如乘坐出租车的问题、电费水费的问题都属于分段计费。解决方案有两种:第一种分段计费后在合并;第二种全程单价计算然后再加上少算的金额。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4
1、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2;字母公式:C=(a+b)×2;
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a;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
三角形:面积=底×高÷2;字母公式:S=ah÷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
2、单位换算的方法
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
3、常用单位间的进率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4、图形之间的关系
(1)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面积,等底,则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面积,等高,则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
(4)把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了。
5、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1)仔细观察,确定组合图形可以分割或添补成哪些可以计算面积的基本图形。
(2)找到计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所需要的数据。
(3)分别计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然后再相加或相减。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5
1、因为2×6=12,我们就说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
2、求一个数的因数,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3、求一个数的倍数,用一个数去乘1、乘2、乘3、乘4……
4、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5、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6、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也是偶数。
7、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8、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9、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10、一个数各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1、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2、整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类:1,质数,合数。整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类:奇数,偶数
13、将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就叫做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用短除法,把36分解质因数是?
14、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合数是4,最小奇数是1,最小偶数是0,同时是2,5,3倍数的最小数是30,最小三位数是120
15、奇数加奇数等于偶数。奇数加偶数等于奇数。偶数加偶数等于偶数。
16、a是c的倍数,b是c的倍数,那么a+b的和是c的倍数,c是a+b和的因数,a—b的差是c的倍数,c是a—b差的因数。
17、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8、轴对称图形特征: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19、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完全相同)。
20.长方体有12条棱,分为三组,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21、长方体有8个顶点。
2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3、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完全相等,正方体有12条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
24、长方体棱长之和:(长+宽+高)×4长×4+宽×4+高×4。
25、正方体棱长之和:棱长×12。
26、长方体(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7、长方体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或长方体表面积=长×宽×2+宽×高×2+长×高×2。
28、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29、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m3
30.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
31、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就是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a×a×aa3表示3个a相乘。
32、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用升和毫升。
33、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4、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其中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5、米表示
(1)把5米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米,算式:5÷8=(米)。
(2)把1米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的5份,就是米,算式:1÷8=(米),5个米就是米。
36、当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的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在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除数不能为0)区别: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37、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38、带分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子,分母不变。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时,用整数部分和分母相乘再加分子所得结果作分子,分母不变。
39、A是B的几分之几?用A÷B
40、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4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通常把每个数分解质因数,把它们所有的公有质因数相乘,来求最大公因数。
42、如果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是互质数。两个连续自然数;两个质数;1和其他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43、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44、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通常把每个数分解质因数,把它们所有的公有质因数和独有质因数相乘,来求最小公倍数。
45、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公分母),叫做通分。
46、求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可以先求其中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用求出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再与第三个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47、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48、如果两个数公因数只有1,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49、两个数公因数只有1的几种特殊情况:1和其他自然数,相邻两个自然数,两个质数。
50、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化成小数。小数化成分数:把小数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然后再化成最简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