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04-17 23:31:09
【精华】说课稿8篇

【精华】说课稿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的内容。该框在本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教材第一框题所介绍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介绍在分配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同时,本框题内容涉及到国家收入的再分配,为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的内容起到了铺垫作用。在近年高考中是高频考点,与时政结合紧密,值得重点关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识记:效率的含义、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②理解: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自主学习、深入思考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②通过合作探究、自我展示、精讲点拨突破本节课重难点

③通过当堂检测,让学生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对当前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措施的理解,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增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②通过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①重点: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依据: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重要体现,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握好这一问题,有利于学生全面的理解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同时进一步提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②难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依据:高一学生的知识占有量少,思维能力不足,对党的政策理解起来有些难度

二、说学情

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对学习《经济生活》中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收入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充满好奇与兴趣,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生活阅历与视角的局限性,要全面确切地理解问题是有难度的。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我计划采取以下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法

我主要采用我们学校正尝试推行的高效课堂6+1模式的教学方法,高效“6+1”课堂的基本形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高效6+1模式中的“6”,是指课堂教学中依次进行的六个环节;第二部分是高效6+1模式中的“1”,谓之“练”,这是在课后自习中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是为迁移运用。具体环节为:

1.导—这是课堂的起点。它包括“导入”和“导学”两个方面。

2.思—即自主学习、自读深思。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主学习,老师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自觉性,确保学生精力的集中、紧张、高效。

3.议—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激活思维。

4.展-- 激情展示。小组讨论之后,进入展示环节,通过问题展示,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在学习和讨论中存在的疑点、误点、盲点,然后各抒己见,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5.评—点评精讲。这个过程是打扫战场,在“评的环节”老师主要是释疑解惑并补充。

6.检—当堂检测。这个环节,主要是检验本节课学生学习效果、学习目标落实如何。

7.用—巩固迁移、学以致用。这个环节是在课外(自习课)进行的,主要形式是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习题巩固训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实现从“懂”到“会”,从“会”到“用”,它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最后环节。

这样设计的意图和依据:

①设计教法要从学出发。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使学生课内活动多,思维密度大。教师是导不是给,所以要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

②是保证课堂教学目标高效实现的要求。通过尝试教学法当堂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当堂进行思维能力训练,当堂实现德育的渗透,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此外,在教学手段上运用导学案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四、说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要求,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自学法、学习合作法、分析归纳法。

1.自主自学法:阅读课本,根据我设计的学案完成其中的知识点填空题,掌握知识目标和大体的框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2.学习合作法:通过完成学案创设的探究问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利用基本知识突破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3.分析归纳法:通过设疑――讨论――启发――归纳的过程,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把握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6+1模式的要求,我将课堂分为以下6个过程:

1.情景设置、目标展示

操作:幻灯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幻灯及学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目的:幻灯导入,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关注力。

预期效果:让学生明确本节课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自学引导 、自主夯基

操作:填空题。把本课内容的关键知识点用填空题的形式展现,学生通过看书对所学内容有初步感知。教师巡视。

目的:通过自主尝试,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收集信息能力。

预期效果:学生自主学习,对课本内容有个初步的印象,并在尝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合作探究、突破核心

操作:让学生按平时的学习合作小组形式根据所答探究问题进行分小组讨论、完成学习。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目的:检查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预期效果:通过合作互学,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4.展示结果、引导点拨

操作:小组选派代表在班内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解决,老师不急于回答。

目的:通过展示,让学生提高互 ……此处隐藏13284个字……生日是哪一天吗?在过生日的时候,你们最希望的是什么?

2、平日里,你们会向别人借东西,也会把东西借给别人,听说过借生日吗?(板书并齐读课题:借生日)

3、看了课题,你有没有要问的吗?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学生爱过生日,而借生日学生没有听说过,本环节的设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提出自读要求: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课文,注意画出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反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读顺。

[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小组合作学习:读生字,用喜欢的方法识记,比一比谁认的生字又快又多。

3、全班交流汇报:生展示自学生字情况,开火车读词语。反馈时,学生会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课件出示生字、词)

[在学生产生读的愿望和兴趣后,教师及时提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要求,学生会积极主动、愉悦而有效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同时,让学生画出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三)朗读课文、理解感悟

1、范读课文,让生标出自然段。

2、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给大家读哪个自然段。(先自由练习读,然后指名自由选自然段读。)

3、指导朗读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讨论和交流的结果。)

(1)妈妈真的把生日忘了吗?

(2)小云听了妈妈的话,心里会想些什么?

(3)妈妈听到小云要把生日借给她,会对小云说什么?

4、分角色朗读体会妈妈对女儿的爱,感悟小云孝敬父母之情。

5、播放乐曲,配乐朗读课文

[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去讲,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学生一次比一次充满激情的朗读,已经在老师的指导下,变成了一次又一次发自内心的诉说。真正达到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境界。这正是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感情朗读就不仅仅是手段了,而成了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在朗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在朗读中积淀语感,感受语言的魅力,陶冶自己的情操。]

(四)总结全文,深化认识。

1、读了课文,你们觉得小云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能说出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吗?

2、小结:我们的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精心照顾我们、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所以,我们也应该像课文中的小云一样,多关心自己的妈妈,爱自己的妈妈。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想象,有效地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深化认识,学生的自主性再次被调动起来,让学生再次感悟对妈妈的那份感恩之情,情感得到升华。]

(五)扩展训练、活跃思维。

1、读一读,悟一悟古诗《游子吟》。

2、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

3、做一做:(课外作业)

(1)亲手做一份小礼物(一幅画、一件纸工等,送给父亲或母亲,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2)想象故事的结尾,把课文中的故事说给别人听。

[这个拓展训练,是精神和文字可以共生的载体,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与课文融合,从而化为实际的行动,也是学生对所学的检验和展示。从这个意义上说,拓的是课文的意蕴,展的是课文的内涵。]

七、板书设计:

借生日

小云——————————妈妈

(爱)

[板书简洁明了、形象生动、突出主题,以爱心为图案,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又形象点明主题。]

说课稿 篇8

一、紧扣特点,说教材。

《母鸡》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走进本单元的课文就是走进了“作家笔下的动物”的专题。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比较一下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母鸡》的作者老舍,通过描写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

1、自由认读“反抗”、“没完没了”、“欺侮”等生字词,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

2、通过前后对比,抓关键词品读等方法,感受母鸡“负责、辛苦、勇敢、慈爱”的形象,体会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前后对比,抓关键词品读等方法,感受母鸡“负责、辛苦、勇敢、慈爱”的形象,体会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二、促进发展,说教法。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还是读。本课教学我采用了“一法为主,多法相辅,优化组合”的策略。以读为主,紧紧抓住课文描写母鸡“负责、辛苦、勇敢、慈爱”的句子,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悟情。把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多媒体演示等方法与读相结合,通过自由读、范读、赛读、反复导读等方式把课堂推向高潮,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陶冶、语感的培养。

三、培养能力,说学法。

掌握学法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本课教学我主要渗透以下学法:

1、重点词品读、批注法。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基于此课程理念,本课我着重培养学生找关键词,并通过关键词感受母鸡负责、辛苦、勇敢、慈爱的形象。同时引导学生在课文空白处批注上自己点滴的阅读感受。

2、合作交流法。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壁或产生片面的看法。因此,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我安排了合作交流。通过生与生、组与组、师与生的多边合作,学生的认识得到了互补,智慧得到了递增,思维不断引向了深入。

四、循序渐进,说程序。

本课教学分五个板块进行教学。这五个板块分别是:

1、谈话,引入课题。

2、初读,整体感知。

3、品读,感受母爱。

4、拓读,升华情感。

5、细读,领悟表达。

自主选择作业:

1、积累课文优美句子。

2、课外阅读曹文轩作品《痴鸡》。

3、前三段任选一段进行改写表达作者对母鸡的喜爱之情。

总之,本课设计以读为本,以情为线,从引导学生读通课文,了解大意,到感受母鸡伟大的形象,再到学习课文的表达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文章内容到形式,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精华】说课稿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