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04-17 16:52:14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锦集七篇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

早上好!今天我说的是浙美版第七册第6课《龙的传人》。根据说课的要求,我将从下面五大板块进行今天的说课。

首先我来说说第一个板块:对教材的理解。

看到这个课题,我的耳边犹如响起了那首家喻户晓的歌《龙的传人》,爱国之情立上心头。龙是华夏先民的图腾,龙的文化,上下八千年,源远而流长。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个角落,龙的精神鼓舞着龙的传人不断、进取,奋发开拓。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彩多姿。《龙的传人》一课是以“综合探索”为主,融“欣赏.评述”于一体的一节美术课。它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彩灯辉映》《喜气洋洋》等课已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这一课是继续带学生走进传统民族文化的长廊。根据课程标准和我校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对本科教材的理解,我把本课安排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要让学生了解龙的特征,了解龙的文化,体会龙的精神,再根据理解和想象,创编自己心目中的龙,第二课时通过纸接龙舟,详细介绍了龙舟构成的基本元件的制作方法。

基于以上的解读,根据教材特点,结合我们农村四年级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安排为1课时完成。根据新课标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的“既重知识与技能,又重过程与方法,更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既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又主张合作与探究”等方面的要求,并且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为本节课的教学制定了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

技能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对龙的故事、文化进行探索和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使学生对龙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寓意有初步的了解和感受。教学难点确定为:设计启发学生想象,画一幅龙或与龙相关联的图画。

下面,我来说说第二大板块:教学策略。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美术课标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本堂课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观察法:我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具,展示了精心挑选的各式以龙为形状和图案的装饰品、书法与物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全班学生都能用多种感官感知到演示对象,激发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后能利用学习的知识,进行本课的创作。

2、合作交流法

在第二个环节中,我启发学生结合自己带过来的图片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研究中去发现龙的各部位的特征,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在第三个环节,我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龙身上还可有哪些动物的特征。小组合作能给学生之间提供不同的学习对象,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拓宽学生思路,达成教学目标。

除了以上的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还运用了自主探究发、启发法、练习法、评价激励法等等方法进行教学。

第三大板是说说教学准备:

块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堂课能否顺利地实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准备十分重要。我在课前应根据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制作好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并且在上课之前让学生五至六人为一小组坐在一块儿。学生应在课前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

接下来,我来说说第四大板块:教学程序。我分为4个环节来说明。

第一个环节:flash歌曲导入,引出《龙的传人》。

我先播放多媒体课件里的flash歌曲《龙的传人》。学生们被歌曲里卡通人物的变化,龙的形象所吸引,并跟着歌曲的节奏哼唱,感受其旋律特点,在音乐的烘托中让学生了解龙,学习兴致一下子就提高了,紧接着揭示课题。

第二个环节:学习龙的文化、历史.

这时,我请学生说说关于‘龙’的话题他们知道多少。

学生可能会说说一些动画片中和关于龙的成语,接着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龙在世界上是否存在。

然后利用课件展示各式以龙为形状和图案的装饰品、书法与物品,如:恐龙—霸王龙、中国画(人物御龙)、九龙壁、龙的蜡染画、剪纸、陶瓷、书法、雕塑、邮票、龙头风筝、龙舟等。一边播放一边解说……通过欣赏中国龙的文化艺术,让学生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后启发学生结合图片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研究中去发现龙的各部位的特征,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从资料中获知:龙是中国的吉祥物。龙的角是鹿的角;龙的嘴巴是鳄鱼的嘴巴;龙的身体是蛇的身体;龙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龙的鳞片是鱼的鳞片。这一环节通过丰富的图片介绍,让学生了解龙的来历与造型特点,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和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意识,并在欣赏中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激发爱国热情,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引发动手创作的欲望,为上好这一课做好了前期的准备,也为学生下一步画一条心目中的龙这一教学难点做好铺垫。

第三个环节:引导启发,明确创作方向。

学生已通过欣赏如此多的龙的形象,对龙形象已有一定的印象,这时我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龙身上还可有哪些动物的特征。再每组派一位学生说说自己设计的龙的形象。

第四个环节: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学生已说了自己心中龙的形象,就利用课件出示作业要求:绘画有整体美的龙图案。学生完成作品后,让学生把龙剪下来的龙贴在我事先准备好的以海和天为背景的展示板上,给学生美好愉悦的视觉感受。紧接着让学生对作业互相进行评价交流,这样,不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分享劳动成果中获得成就感。

最后,我来说说第五大板块:板书。

我这课的板书是这样的:这个板书这样的板书设计可以使人赏心悦目,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清晰而又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理解教材的难点, 便于学生记忆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板书:

《龙的传人》

马头 鹿角 ……此处隐藏7047个字……自在”的感受。(学生多元的理解)教师指名学生读出“不自在”的情感,同桌读,评议后读,全班读。

教师学小男孩的样子读这段,然后,让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么样,激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学生向学生挑战。小组向小组挑战。

教师引导:小男孩后来是怎么做的?学生读第4自然段,读后谈自己的理解(几个学生的看法不同),教师继续引导:小男孩还完钱后是什么心情?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启发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让学生说说小男孩是什么样的孩子?(学生从多方面来回答的),这时,一学生提出要读一读课文,并且要求男女生比赛。老师及时扇情。

引导:老奶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学生读5、6自然段。并且说出了自己的理解)你认为老奶奶是什么样的人?(学生很活跃,谈出各自的看法)

紧扣语言的训练展开教学活动的。比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抓住小男孩和老奶奶神态、心理、动作的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模仿文中的句式“像……像……”练习说话;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情感,练习朗读;等等,都是为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训练意识,注重基础性的把握。

四、,总结全文,归纳领悟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老奶奶是宽容的人,小男孩是负责任的人。

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只有放飞学生的思想,注意多元的理解,才使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五、巧妙拓展,丰富教学

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拿出一封信,说是老奶奶给寄来的(学生问:“是真的吗?”,老师说是真的。)在学生好奇的状态下,打开,要学生读一读。(勉励小男孩学习的话)。

语文教学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语文是工具,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二是语文学科教学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语文的习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六、写字指导

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写字。首先出示生字,让学生读一读,再让学生观察生字,让他们自己提出写这些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要求范写生字,边写边讲。学生“描和写”生字。

七、课后作业。

让学生给老奶奶写信。

说课稿 篇7

一、 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将能力和技巧化入知识当中,以基本知识为起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和运用语言的技巧。在知性与感性的思维循环中,任学生驰骋,逐步把握散文语言的特点,进行审美体验,理解并领会作者的情思。大致的流程可以是:初读初体验——深读深理解——再读再体验。

二、 说文本

余光中的《沙田山居》是一篇诗化散文,语言优美,想象力丰富,情感蕴藉深沉,风格古朴隽永。

全文描写的对象是作者在香港九龙半岛沙田的一处居住环境,主要写了围着我的山和围着山的海。

显然,山是作者着重描写的对象。作者将山比喻成罗汉,山顶是佛头,半山腰以上是佛肩,山腰以下是佛肚,山谷是肚脐。三四两个自然段对山的各个时段都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早晨马鞍山高高耸立于东方,使朝阳迟到,为看日出须得登上佛头。傍晚时西边魁梧的鹿山遮去了半壁西天,黄昏早来,鸟雀啼鸣。夜晚迅速来临,众鸟栖定,草间吟哦四起,幽谷中回音阵阵,山影茫然阴森,潜伏着不安。

除了从不同时段描写山,作者还描写了云烟氤氲的山、起风的山、热闹的山,分别体现在文章五六七自然段。

对于围着山的海,作者也进行了描写,体现在第二自然段。首先,海和山是相互绸缪的,是融合在一起的。晴艳的下午,海上碧波万顷;起风的日子,海波此起彼落;夜深时分,潮声起伏,渔火璀璨。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长短句交迭,富有节奏,语段描写集中,丰厚饱满,凝炼紧凑又不失轻盈洒脱,使文章展现出形象生动、含蓄蕴藉、自然流畅的特点。作者极尽描摹之能事,如此纵情山水,其喜乐陶醉之情可见一斑。此外,文章发端:“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了两次”,以及文末赋诗一首“……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五千载与八万万,全在那里面……”,含蓄深沉地吐露了思念祖国家乡的情怀。

三、 说学生

高一学生对散文和诗歌已经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力,可以通过默看、朗读以及背诵初步体会其间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情思。所以可以让学生初读课文,形成初步体验。在初读课文的时候顺便疏通陌生自词。

但是,这只是初步体验,如要形成深入理解和体验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了。理解是前提,要想深入体验,首先必须揣摩文章语言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描写了什么,其特点又是什么,怎么写的三个角度思考对文章语言形成理性认识。也可以发挥想象让学生在心中绘图,然后用语言讲出来,请其他学生评说。或者参照课文进行比较。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背景知识出发,比如曾经学过的《我的空中楼阁》。让学生将两篇文章对比着来看。

中国文学抒情的风格以深沉蕴藉为主,作者情思常浸染于字里行间,学生明白对语言特色有了理性认识后,可以借助语言这个桥梁,深入作者内心。教师在这里可以介绍学生采取两种方法靠近作者内心,第一种是朗读或诵读,第二种是默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主观世界里再造一个“沙田山居”。另外,也间或有一些直接流露心声的语句,可以当作突破口。此过程设想最终完成学生知性和感性的贯通,对文章形成浑成天然的感受。

四、 说教学过程

首先,让学生回顾《我的空中楼阁》,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切入,导向课文。

第二步,教师提出自读要求:文章描写的对象是什么,请自读课文,初步体味这些对象的特点,并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第三步,学生自读课文。

第四步,请学生思考自读要求中提出的问题,组织语言,回答这些问题,并鉴赏自己喜欢的句子。先放开学生自己说,教师再视情况提供一些鉴赏的角度,逐步理解语言特色以及作者情思。然后调动学生想象力,进行构图,用语言表述,学生相互评论。在此过程中,众多学生的零星感受可以发生相互聚合,逐渐完成对整个课文的完整体会。教师注意留心相似感受进行聚合,并板书文章的脉络线索以及结构。

第五步,将学生的知性回归课文,通过朗读或想象的方式,将知性融入富有体验的感性当中,设想借此完成感性和知性的贯通。当然,此时的体验较之于初始体验应该是更加深刻更加鲜明了。

第六步,培养学生借助想象,灵活运用各类修辞手法,融情于景的语言能力。布置一篇随笔:请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写一篇关于自己居住地的文章,借以表达内心的情感。

五、 说板书

沙田山居(1)

山(3——7)

海和山是相互绸缪的,是融合在一起的。

晴艳的下午,海上碧波万顷;

起风的日子,海波此起彼落;

夜深时分,潮声起伏,渔火璀璨。

重九的陶菊 中秋的苏月 文末小诗 乡愁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锦集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