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04-15 23:31:09
精选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精选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

说教材

《郑和做舟》是语文出版社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一件具体事写出了郑和从小树立理想,并为之努力的事。郑和捡了一些碎木条和小木片,忘记了吃饭和睡觉,一心一意地造小木船,并把它们搬到湖边带领小伙伴放船启航的动人故事。课文语言浅显,故事性强,充满童趣,适合儿童阅读。教材图文并茂,插图中郑和和小伙伴们做船出海的情景跃然纸上, 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引发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第 本课共 6 个自然段, 1 自然段介绍郑和, 点明郑和从小爱做舟的原因。第 2 自然段讲小时候做舟的经过。第 3、4、5、6 自然段讲郑和的成功做舟后出海远航。本课分两课时完成。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 8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掌握 1 个多音字,会写 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郑和是我国明朝著名的航海家,小时候就常常做小船,盼望着驾船出海远航。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识字方面:掌握左右结构的字“祖、那”的字结构,多音字“系”ji 的字音。自主积累“一心一意、又蹦又跳、一本正经、争先恐后”等词。

内容方面:能把郑和做舟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说学情

古代名人轶事是学生感兴趣的,为此,我力求在第一课时就让“郑和”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确立,怎么办呢?利用书上的插图作为幻灯片的背景,要学生从一开始就牢记“郑和”的名字,让郑和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内心。

说教学方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本文的设计质疑释疑,通过朗读引导,鼓励学生在自读感悟、情感体验中,领悟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本课时, 试图使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表演法、竞赛法、评价法等等。总之,想让学生在轻松、竞争的氛围中学习新知,陶冶情操。

说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问一问,说一说,演一演、读一读”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地内容,演文中的精彩,“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问难,引发互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例如,课始,预设了这样的问题:课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做)做什么?谁做什么?学生补充上课题,郑字加拼音。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独立识字

1、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让学生在初读中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2、小组学习:同桌为一组,互相读,互帮互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下面,老师来做裁判,我们来一场男生女生大比拼,看看我们班的女生读书棒,还是男生读的强。男女生指名读课文,全班纠正字音,重点指导“系”的字音。在听读中纠正字音,培养合作精神。在独立识字中产生成就感。

4、出示生词。 学生掌握了一些独立识字的方法, 本着《大纲》中识字教学应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字不离词的原则,我在这个环节只对重点字词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如: “一本正经、争先恐后”的意思;“祖、那”的字形结构;“系”的多音字。

5、做操写字。 看着这些字你想提醒别人注意什么?(相机写出这几个字)

6、(师)让我们和这些“朋友”一起回到课文中再来默读课文。想想郑和是谁?课文第几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郑和?课文中就有答案,找一找,并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指导朗读

1、你对郑和有了哪些了解?第一自然段

2、反馈,指导朗读。 指导读第一句:让大家听出郑和是谁。 比较读、教师范读第三句:他盼望自己能驾着船去远航。 他多么盼望自己也能驾着船去远航啊! 感悟读第四句:他(常常)做些小船玩,还(经常)跑到造船的地方问这问那,把造船的方法记下来。

四、抓住事例,理解感悟

1、根据板书说:想想郑和是怎么做船的?

2、学生反馈。重点指导朗读。 例如:他一心一意地造船,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没用多少天,他就造出了三十多只小木船。(学生重点抓住“一心一意、常常、又蹦又跳”等词来体会。)

3、小组学习,做好船又是怎么做的?采取读、说、演的形式进行汇报。 重点指导朗读和理解词语:“一本本正经”和“争先恐后”。 例:郑和高兴得又蹦又跳,嘴里喊着:“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学生重点抓住又蹦又跳

五、引导升华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指导朗读。 你们喜欢郑和吗?为什么? 教师拓展:你们看,郑和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长大以后,郑和曾经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了中国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你们呢?

六、把郑和做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意图:语文教学要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必须使学生成为“语言的富翁”。因此,语文课必须重视范文语言的感悟、积累和内化。经过前面的学习, 学生对课文已有了清晰的了解,理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安排以复述为主的主语实践活动“听故事,想象演说”,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为学生提供了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实践机会,通过角色扮演,能潜移默化地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个体语言, 从而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1、指导怎样讲故事。 故事有开场白,向大家介绍故事的名字,故事内容用口语化的语言,与大家交流可以加上动作、加上想象。 注意只要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讲出来就可以了,不要求每句话都讲到。可以按照课文语句讲,也可以在讲的过程中加上自己的语言,不要朗读式的讲故事,让学生如同与别人说话一般,加上适当的语气。

2、讲故事。

七、总结评价

八、说板书

zheng 郑 和 做 舟 为什么? 怎样? 结果? 加生字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爱如茉莉》这篇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妈妈这件小事,其中作者着 ……此处隐藏8467个字……书设计

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我将从以下6各方面说说《杨修之死》这篇课文的教学方法。

1、说教材。2、说教法。3、说学法。4、说教学过程。5、说板书设计。6、说说教辅手段的运用。

一、首先谈谈教材

《杨修之死》是九年义务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而《杨修之死》正是一篇能体现这些训练重点的极好例子,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通过这篇课文让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培养学生品读古典文化精粹的能力,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对杨修死因的争论以及人物形象的把握,学生往往会有一些富有个性化的独特见解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立为:

①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②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教学难点确立为: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二、教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为此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引导点拨法,设疑激趣法,同时将创设情景法,指导学生自读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及想象体验法作为辅助教学。

三、学法

初三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充分感知教材采用以下学法:

质疑提问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法,朗读理解法,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去品味,自己去感悟达到教师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让教法学法充分运用,实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程序我从5各方面设计

一、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二、指导方法,轻松预习

三、讨论交流,重在激励

四、直奔重点,集中理解

五、拓展延伸,学生小结

第一环节是: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由《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4分钟的视频资料)导入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又通过声音画面等直观手段吸引学生,营造气氛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

第二环节是:指导方法,轻松预习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此在上新课以前,我要求学生运用老师教的学法做好预习,准备好两个记录本,一本收获本,一本问号本,将在预习中读懂的问题记录在收获本里,如对作者的理解,背景的了解,生字词的了解,收获一收获二不懂的问题记录在问号本里,问号一问号二,其实这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读书批注法

三、讨论交流,重在激励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首先要求学生用三分钟的时间分小组讨论交流预习情况,这时师参与其中,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重在激励唤醒接着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了解情况,虽然到了初中,但对字词的了解仍然是基础再检查课文内容的把握情况,之后在之后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对于问题师要做的心中有数,分别处理,对于不涉及文章重点的问题引导学生及时解决,对于引领全文中心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流到下一集中阅读环节,重点突出

四、直奔重点,集中理解

到了这一环节,我没有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带领学生从以下方面着手:

⑴把握情节

提问:杨修因犯何罪被杀?

回答:惑乱军心。

提问:若没有这一事件,杨修是不是就不会被曹操所杀?

回答: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提问:课文用哪几件事表现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回答:“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饼”、“点破梦中杀人”、“告发曹丕阴事谋”、“教曹植斩门吏”、“为曹植作答教”

(此环节意在锻炼学生的概括事件的能力)

同时通过这几件事也了解了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杨修——恃才放旷、锋芒毕露。曹操——阴险狡诈、老谋深算;

⑵探讨死因

此环节为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展开辩论,教师应适时点拨,得出结论,在这个环节不要随便否定学生的说法,只要能找出依据即可。

再要求学生习作,杨修问:“主公,我何罪之有呀!然后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原因这样从读到写,读写迁移读写迁移法的运用让学生对杨修死因的理解就更加透彻了。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一方面我鼓励学生自己选择教学内容,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自己总结,又深刻的体会,真正的体现了学习自主性而师生共同探讨问题,有利于解决重难点,也体现了互动性。

⑤拓展迁移,学生小结

既然是延伸就要延伸到课堂之外,阅读材料,说说杨修和纪晓岚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做法?

(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

清朝时,皇帝命纪晓岚编《四库全书》,纪晓岚故意屡次在一些字眼上犯错,让皇帝指出,皇帝觉得很高兴,“连纪晓岚这样有学问的人都让朕指出错来”,龙颜大悦,纪晓岚更得到重用(学生各抒己见)真正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及时引导,结合本文对学生进行教育,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这节课里我们收获了哪些人生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的这种需要尤为强烈,因此我让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总结你的收获,总结你的感悟,总结你的问题等等都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遵循美观,实用,简洁的原则。

杨修之死

曹操(阴险狡诈、老谋深算)

杨修(恃才放旷、锋芒毕露)

六、教辅手段的运用

本节课之所以选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是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图片、声音的选用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度,使学生更快、更好的进入到课堂情景中;二是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清晰明了,更易把握。

《精选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