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04-15 16:52:15
说课稿汇编5篇

说课稿汇编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尊进的各位评委,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人在旅途——适应与成长》,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来展开。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课课题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俞国良主编的中职心理健康教材《心理健康》

知识篇第一单元第3课人在旅途——适应与成长》,适用于高一年级。本课主要讲述学生自身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在适应环境中存在问题和如何适应环境。它是在第二课《心理健康哆唻咪》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就是适应环境良好,也让学生意识到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针对适应这个概念,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有三个不同的诠释角度,一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即生理适应;二是心理适应,通常是指遭受挫折后借助心理防御机制来使人减轻压力、恢复平衡的自我调节过程,这是一种狭义的适应概念;三是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包括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和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适应,这是社会适应概念。

过渡:影响教学分析的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学情的分析,心理健康特级教师钟志农曾说过:“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因此,本课所任教的学生是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16级旅游管理班

个性特征:班级男女生比例适当,学习气氛较好,学生表达能力较强,乐于表现,但是情绪易冲动,在与人交往和环境适应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师:我所任教的是16级旅游管理班。

该班级学生相对其他专业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好奇心强,语言表达能力号,乐于表现自己,但也存在职高生共同的心理特点:在新环境中会出现生活上的不适应,遇到事情时候情绪易冲动,人际关系上容易产生矛盾。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状况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过渡语: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心理情况,本节课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适应不良的表现和原因,明白适应不良是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学会自我调整,形成适应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蓝瘦与香菇”的活动,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能量,从而能更好的去适应新环境。

(三)教学重难点

在分析教材、剖析目标和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积极面对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学会自我调整。

重点依据:根据中职心理健康发展纲要,结合中职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具备一定的心理调整能力是一个心理健康中职生的要求。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能量,形成适应的能力。

难点依据: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学生的发展是致力于激发学生积极的人格特征,如自我价值实现、宽容、爱的能力等。使个体能从中获得力量,感受到成功的意义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二、说教法

教学之为教,不在于全盘受教,而在于相机诱导,为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主要运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角色法教学:通过学生扮演一些角色,重演部分场景,使学生以角色的身份,充分表露自己或角色的人格、情感等心理问题。目的:是情感得到宣泄,其次达到理解角色的处境,消除误会何猜疑。

2、体验式教学:课堂注重活动体验,通过探问、共情、情感反应和简述语意等心理咨询技巧来催化与引导学生将活动体验和他人分享。

通过暖身活动---教师设问----讨论回答---互动分享---教师总结的教学模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安全,尊重,接纳的积极氛围,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过度:教法中蕴含这学法,学法中体现着教法。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此本节课我主要运用的学法是:

三、说学法

(一)学法指导: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分享各自的体验。

小组合作法:小组组内成员有着明确的分工,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观察,一人负责监督等,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式。

心理专家说过:心理辅导课是轻知识,重体验的过程,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上,我注重活动体验和分享。首先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

四、说教学过程

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活动名称:“造反运动”

活动内容:当老师发出一个指令,你要做出相反的动作。若参与的同学做错了,那么就出列。在座的同学做监督员,留到最后的是胜利者。

听完之后,教师进行提问:问:在这个活动中,你有何感受?(被淘汰者)

生:紧张

师:为什么会有紧张的感受呢?

生:对比赛规则的不适应。

师:是的,这种不适应会对我们的动作产生干扰,产生紧张的心理,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谈谈关于适应的话题:人在旅途——适应与成长

设计意图:通过“造反运动”的暖身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一种不适应感,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

第二个环节:(二)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嗨,来聊聊二职的生活吧!

《人在旅途——适应与成长》说课稿

(校园环境、教学设施、日常生活、同学关系、老师关系、课堂教学、学习情况的等其他)

操作:请同学们从以上方面来写写,哪些是你适应好的,哪些是你不适应的,小组长负责记录组内成员的意见,做到意见不重复。(时间5分钟)然后,请各组小组长来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充分激发课堂讨论的参与性,调动学生的内在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引发学生思考目前自身的适应情况如何,为下个环节开展奠定基础。

第三环节是:(三)催化互动,积极参与

心灵故事:

王海是高一财会班的学生,自修课时他情绪低落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打开自己的周记本,挥笔写了这番话:“来到职业高中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但是我感到自己就像刚来的一样,不管是生活、学习,还是与同学的关系都没有进入状态。有时,我觉得在学校真是没有意思,那么多人住一个房间。老师讲课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学的专业课程又很枯燥,同学似乎很冷漠,互相没有什么关照,没有人关心自己,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 ……此处隐藏3827个字……>

(四)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人人准备红花本,在个人完成良好时进行当堂加盖红花,而对于整个小组都表现良好的同学,我们则利用小组“平时表现”进行记录得分,每天将各组得分情况进行公示,并张贴在教室后面的.表格中,一周后进行总评,评选出“明星小组”和“每周之星”,依次类推,评选月明星、季明星,从而形成小集体间的竞争。

而对于小组的评价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从最开始的表达语句要连贯、通顺,进而要求表达要完整,逐步过渡到声音要响亮,同时如果组内4人都能做到这些方面,则进行整体评价。

三、设计理念

理念一:课堂教学源于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我们的课堂就应该落实这一理念。秋天是一个传染病高发的季节,由老师看病入手,让学生交流自己在秋天生过哪些疾病,并说说当时难受的感觉,再让学生学习秋天的保健知识。这样源于生活的课堂教学,能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较好地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理念二:用生活指导生活。

品德与生活应当源于生活,但绝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学意义在于“高于生活”。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从“认识秋天的特点”,“了解秋天保健的常识”过渡到“我们在秋天如何保健”逐层深入,实现了质的飞跃。学生从课前调查以及课内医生的介绍,老师的指导,同学的交流中了解到更多秋天保健的知识。这就是“在生活中指导儿童生活”,一定会给儿童今后的生活带来帮助。

理念三:用“综合”的理念设计课堂活动。

品德与生活是综合课程,就要运用多种教与学的方法,以“综合”的理念来设计课堂教学,整体发挥教育优势,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课前的准备活动中安排学生向社区或家长了解秋天容易生什么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既拓展了学生知识面,让他们了解基本的保健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从老师到医院看病时看到的现象入手,引出本课学习内容,谈及秋天的多种疾病,教师补充图片,图文并茂,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探究的欲望。“了解秋天的保健常识”一环,学生分别从图片入手,交流看法,联系自己在生活中该如何去做。同时设计《两只老虎》的新编版本,将音乐融入教学;最后检测环节又设计了“为爸爸妈妈设计健康卡”一环,将写话也放进了课堂,这样调动学生眼、耳、口多种感官,既培养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又对学生进行了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而教师的设计也时时不离学生的生活。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由老师感冒到医院看病引出话题: 秋天是最容易引发疾病的季节之一,那怎么样在秋天里少生病呢?

从而点明本节课课题:《秋天的保健》。

二、民主导学:

(一)了解秋天的常见疾病,探究发病原因。

任务呈现:最近一段时间,你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吗?说说看,哪里不舒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二)了解秋天保健的常识,学会如何保健。

任务呈现:请大家认真观察课文插图,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待会儿,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来发言。

三、检测导结:

为爸爸妈妈送礼物——设计一张健康卡片,将课内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运用于生活。

说课稿 篇5

《我们去植树》是语文出版社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第二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讲述的是孩子们去植树的事。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树的好处,体验植树的快乐,感受自己像小树一样成长。

一、教学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在这堂课中,我把朗读作为重点,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渗透理解语言的方法,以此突破语句中的难点,延伸课文内容。

二、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自主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

(1)初读课文

(2)重点指导

(3)评读

2、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合作学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提供自主、宽敞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有机会交流,在实践合作中得到收获。这篇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一棵棵小树多像我们,我们多像一棵棵小树。”比较难理解,于是,我就采取了合作学习的方法,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让他们共同学习、理解。有的说:“小树和我们一样都要成长。”有的说:“小树成长需要阳光和水。”还有的说:“小树的成长需要有人照顾。”这时,我适时地引导:“小树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有人浇水,修枝剪叶,那么你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什么呢?”听完我的话,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们需要爸爸和妈妈的照顾。”“我们需要吃饭、喝水。”“我们生病了需要治病。”等等,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因此,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理解比教师直接生硬的解释要体会得更深一些。

3、探究学习,联系生活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们了解植树的好处,我带着他们在校园的周围亲手种上了自己的“成长树”,每天都要细心地照顾它,我发现就连平时很调皮的学生都很负责地给它浇水、施肥,好像照顾自己一样,每个星期我们都要比一比谁的“成长树”长得最好?让学生从中体验植树的快乐,感受小树和我们一起成长。

三、教学体会

1、运用多媒体VCD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书本知识枯燥、单调地塞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被动而又乏味,但多媒体VCD能激活教学资源,展示生动的画面,优美的录音,将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再现语文情境,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动学生的情绪,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我播放了多媒体VCD中的“朗读指导”,视频中标准、富有感情的课文朗读,加上鲜明的升降调和停顿等提示符号,让学生边体验边模仿,多媒体VCD作为一种现代化教育技术走进课堂,给新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2、学生已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就是他们展现自我的舞台。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个性的飞扬、思维的活跃、深刻的思考、指挥的启迪,我们不应以纪律为名去抑制学生,而应该给他们营造一个平等、自由的环境,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3、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将合理创造性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挖掘新教材的潜在知识,在教学中反思,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下去,真正留给学生一片自由畅想的天空。

《说课稿汇编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