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04-15 16:52:13
【必备】说课稿汇编5篇

【必备】说课稿汇编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课稿 篇1

一、把握《课标》,说教材

《蓝树叶》是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讲读课文的第二篇(即第十九课)。课文以李丽借绿铅笔为线索,记叙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还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照应第二段的内容,第二幅图照应第五段的内容。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本组训练重点,教学时要体现如下思想:

1.知识与能力方面: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方面:词句训练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注重朗读训练与指导。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停顿和语气,还要根据不同人物选择不同的语气、语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紧扣课文思考题,理解课文重点。教育学生从小就以助人为乐为美德。“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是课文重点;“林园园看见李丽画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二、训练思维,说程序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些什么颜色的”当板书课题后,启发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质疑,如:“树叶为什么是蓝的呀”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趣和好奇心,促进主体的发展。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逐段读课文。

2.指导朗读,如长句子要注意停顿、断句。

(三)教师范读,进入情境

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之中,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的感情与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频共振。

(四)紧扣问题,自主学文

抓住一个“借”字,紧扣课后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懂四次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二至四段采用引读,然后指导学生着重读第一次对话,画出重点词。运用第一次对话的学法,学习第二、三、四次对话。第四次对话,可引导学生同桌分角色表情朗读。学习第二段时,还可与观察文中插图结合起来。

讲读最后一段

思考: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结合观察第二幅插图)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她在想什么,答案让学生自悟自得,注意不能将林圆圆当成批判对象,教师只作相机诱导,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五)质疑启思,合作学习

学生可能会问:“林园园不肯将铅笔借给同学,是不是一个坏孩子”或从李丽的角度提问:“李丽不接笔,很有自尊”可引导学生发表意见,深入讨论,不必强求一致。为学生构建互动的模式,营造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氛围。

(六)适时运用,实现迁移

在课后第3题“填空,再读一读”之后,出示:“一个星期后的一堂美术课上,老师要同学们剪纸。可是坐在林园园前面的方晓晓没有带彩纸,林园园看见了,会怎样呢”请同学读题、思考、讨论,先说说,再写下来。

这个练习以填空引出教学内容,凭借“脸红”去揣度人物心理,用延续情节引导想象事情的必然发展。整个教学片段融听、说、读、写、思于一体,又渗透思想教育,没有多余的讲解,训练扎实而有效,实现了知识的正迁移。

三、促进发展,说教法

1.引读法

李丽四次借绿铅笔的经过采用教师引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朗读的难点,培养学生语感,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悟出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妙处。

2.图文结合法

这篇课文虽不是看图学文,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无疑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极大帮助。本人备课时仔细观察图,就发现文中第一幅图与课文内容有明显不符。倘若学生也能发现这一问题,不仅可见其观察细致,还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真可谓一箭双雕。

3. 迁移法

(1)学习第二至四段,围绕“借”与“不愿借”的四次对话,着重讲读第一次对话,通过圈、点、划、读、议领悟出学习方法,再让学生按此方法去读第二至四次对话,使学生在读中领悟其中的规律。

(2)通过学习最后一段,结合课后第3题的训练,实现由读话到写话的迁移。这种练习的设计有利于发掘学生创新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四、培养能力,说学法

1.课题入手法

题目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课文画龙点睛之笔。学生开始接触课文,首先看到的是课题。正确地理解课题,从中得到学好这一课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这一课,我试图让学生通过“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些什么颜色的”释题入文。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会逐步养成一见课题便会产生一系列疑问、联想,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极有益处。

2.课后题入门法

每篇课文后的问题往往给学生以重要的提示。这一课我以课后题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好课文。倘若长此以往,学生都能得到这样的训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即带着强烈的目的去读书,边读边思考,不仅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圈点勾划法

从学生学习品质来考虑,让学生在课文中动笔划记号,如给重点词句圈圈、点点、勾勾、划划、将长句子用符号标上停顿、语气重音等。训练重点不脱离课文语境,在听读过程中,动静合理交替,让学生学习时思维“聚焦”,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由“学会”向“会学”过渡。

五、结合远程,说应用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他又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因此在开课时和学生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看见过哪些颜色的树叶?并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新课程教学光盘逐一播放各种颜色的树叶图片相机介绍“瞧,这是绿树叶,红树叶、金黄色的树叶等。而课题是蓝色的树叶,这是为什么呢?” 采取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从视觉上感觉到树叶的不同,从而心里面也产生了疑问,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另外,识字写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针对学生特点,即孩子已初步具备的识字能力的特点,我放手让孩子运用“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给生字编儿歌”等方法自主识字,在全班交流,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写字时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位置,再运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新课程教学光盘按笔顺一笔一画教学生认真地写下来,并且同时提醒学生写字时注意姿势,做到足安、肩平、身正和三个 ……此处隐藏9486个字……考:作为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作者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乔治桑的思想、功绩、作者对她的赞美)

五、深入探究:我们采用问题引导、步步推进的方法,深入分析课文。

1、题目是“悼念乔治桑”,全文的哪一句话体现了题目?

——首段“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这就体现了“悼念”二字。这段话成为全文的总纲。

2、“我”对乔治桑有着深厚的感情,请找出表达崇敬之情的词语。

——引导学生阅读第2-3段

学生自主勾画出“爱慕、钦佩、崇敬、凝视、祝贺、感谢、灵魂是如此伟大”等词语。

老师继续引导:这些词语是什么关系?能不能互换?

——递进关系,语气逐渐加强,不能调换。

我们如何诵读?教师引导学生读出感情,声音洪亮,由低沉到高昂。

学生自读,提读,教师范读。

3、阅读4-5节,从语言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其作用。

语言内容上:“不”构成独词段,斩钉截铁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乔治桑逝去的只是她的形,她的精神永在人间。这个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乔治桑的悼念与赞美之情。”两节构成设问句,自问自答,更加真实形象地表达作者内心的复杂感情。

结构上:是过渡段,主要作用是引起下文对乔治桑的崇高思想的赞美。在现代文大阅读中对过渡段的考察较为频繁。

4、“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不朽”体现在何处?能否用一个短语概括?学生可能会比较准确地找出第六节。

教师强调正如历史上的无数伟人一样,乔治桑不朽在于其“崇高的变容。”(教师板书)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崇高的变容”的含义。结合课文理解为“伟人们的躯体消失了,而思想永垂不朽”。 乔治桑留给我们的“就是一种思想”,她是“自由的女神”(板书“自由的女神”)。

5、为什么称她是“自由的女神”(引导学生学习9-11节)

(1)学生概括,教师明确:

因为她在当时独一无二的地位,因为她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节9:她是本世纪人类历史新纪元中雨果所处时代拥有男子才华的伟大女性的典范。

节10:她是法兰西的骄傲,荣誉等身,完美无缺。

节11:无数杰作佳品的伟力在于“善良”二字。

(2)师生共同分析以上3节的语言。

节9:用“不仅……而且”“不仅……也”递进关系的复句表现其完美的禀性。

节10:使用类比的手法和排比句式,突出其“灵魂的伟大”,类比手法突出了其思想,引导学生注意与乔治桑类比的人的特点,大家看注释,把乔治桑与巴贝斯相比,突出她的政治才能,她的追求自由和妇女解放思想的伟大;把乔治桑与巴尔扎克相提并论,意在称颂她的卓越的文学业绩;把乔治桑与拉马丁相比,赞颂她诗人一样的激情和智慧。三句构成排比,热情歌颂了乔治桑是“世纪的光荣,法兰西的骄傲”。排比句式加强了语势,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抒发强烈的赞美之情。

学生齐读此节,要读出气势。

节11:对比衬托,学生齐读,既有对某些仇视乔治桑的人的愤恨,更要体现出崇敬之情。

6、因为她卓越的业绩,才留下了永恒的精神。

探讨节13:提出问题,如何理解“强大的振翅搏击的响声” “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

生默读14-16节,找出答案。

“强大的振翅搏击的响声”指的是第16节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伟业,得益于颇可引以为豪的先驱者的英灵精神,必定会随之而来。一切真理,一切正义正向我们走来”,作者前后照应,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

“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指的是躯体消失了,精神复活了。这也与文章的第6节前后呼应。

7、她留给人类的永恒的精神是什么?

(1)作者突出了第16节的“留给后人以女权”(2)14节,这种思想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并将推进文明的发展。这两节分别使用了什么手法?

节14:比喻,将其比喻为思想火炬,增添文明的光芒。

节16:类比,其类比的人物有何特点?

都是著名的哲学家、史学家,从而突出了乔治桑作为文学家、思想家的杰出地位。

总之,乔治桑不仅是文学家,更是人类精神的导航者。

生用高昂的语调和赞美的感情齐读第16节。

8、分析了内容、语言、手法后,总结全文:

活着的后来人要接受无数伟大灵魂的“遗赠”,向这位伟大的女性致敬,照应了文章开头“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

悼念乔治桑,让我们记住她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伟业,得益于颇可引以为豪的先驱者的英灵精神”。引导学生分类概括:作为女性,她有天使般温柔的禀性,有强韧的力量和男子的才华,是本世纪的光荣,也是法兰西的骄傲;作为作家,她用“善良”点燃了文明的圣火, 赢来了真正的光明;作为思想家,她创造了人类精神领域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女权思想),她是真理、正义的化身。

六、拓展运用:

1、联系乔治桑的精神和业绩,为其写一片段,做为写作素材。注意句式,适当使用修辞手法。

学生交流,教师展示:

自由的女神

乔治桑,一个身材矮小却充满无限激情的女人,向着长空呼唤,蔑视传统呐喊——自由!她是火红的木棉,是坚硬的橡树,是澎湃汹涌的波涛。

抽雪茄,饮烈酒,骑骏马。像喷射的火山,扫荡着世俗与黑暗。绝代的才华,吸引着异性的追求。她颠覆着传统的婚姻,张扬着惊世骇俗的个性。

盛产百卷作品,那是茫茫黑夜中的一支火炬,那是呼唤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大旗,那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海市,那是自然风光的画卷。

乔治桑,一个男性的笔名。你用自己的激情洋溢的华章,彰显着不羁和自由。

2、欣赏学习名人墓志铭,请你给乔治桑写一个墓志铭,突出她的主要精神或业绩,也可表现对她的崇敬之情,语言简洁,可使用1-2种修辞手法。

例:英国诗人雪莱的墓志铭是莎士比亚《暴风雪》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聂耳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他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

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墓志铭是他去世前夕写的一首诗的最后十七个字:“投出冷眼,看生,看死。骑士,策马向前!”

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墓志铭出自哲学家柏拉图之手:“美乐女神要寻找一所不朽的宫殿,终于在阿里斯托芬的灵府发现。”

学生交流,教师展示:

死亡,是你生命的休止符。停下来,抖一抖笔墨,飘下高傲与寂寞。美丽,绝不带进坟墓。

七、结束语

有人说,只有触摸他人的灵魂才能懂得自己的灵魂,只有品读文学的人生才能思考现实的人生。凝视这些伟大的灵魂,品味他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想一想,一个人如何才能让生命跨越时空,依然美丽?相信同学们的心中已经有了完美的答案。让我们齐读学案上的雨果名言,在灵魂的思考中结束这节课。(学生齐读)

《【必备】说课稿汇编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